当前位置: 继续考研网 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关于研究生的一个问题 问一个关于考文艺学研究生的问题。^-^

继续考研网

2025-02-02 09:52:25

关于研究生的一个问题主要是你跟随的导师的近年研究成果,有多少项目,为人如何,把这三个搞明白就行了,至于学校,你这两个是211么?如果不是那就都一样了。祝你成功应该好些吧,你可以先去学校那边看看啊两所高校级别相同,均属正厅级单位,都不是211\/985,从 ...

(一)关于研究生的一个问题

主要是你跟随的导师的近年研究成果,有多少项目,为人如何,把这三个搞明白就行了,至于学校,你这两个是211么?如果不是那就都一样了。祝你成功

应该好些吧,你可以先去学校那边看看啊

两所高校级别相同,均属正厅级单位,都不是211\/985,从这点看在就业上没有优劣之分;但安师大化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这年头一级学科博士点虽然十分泛滥,贱得跟大白菜一样,含金量也不高,但相对于一级学科硕士点在申请项目和学术交流等方面还是诸多便利和优势的;


学校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读研选导师更重要,如果能在安庆师范学院选到很不错的导师,我觉得也不一定要去安师大读,毕竟安庆师范学院的无机化学方面在同类院校中还可以;但化学大环境,安师大的确是要比安庆师院好不少;


高中同桌就是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据我所知安师大的有机化学方面在同类院校中还不错;


现将两校相关情况作对比分析如下,信息均来自两校官方网站,只陈述事实,选择自定:


★ 从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分布看:

安徽师范大学2个: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安徽省重点学科,全国学科实力类别 B+)

安庆师范学院1个:无机化学(安徽省重点学科,全国学科实力类别 B)

--- 有机化学二级学科全国排名上安庆师范学院比安徽师范大学高一位;


★从院系重点实验室看:

☆安徽师范大学: 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性分子固体实验室)

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子基材料实验室,安徽省粉末涂料实验室)

☆安庆师范学院: 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光电磁配合物和纳米配合物、光电磁功能材料)。


★ 从学科人才培养层次看:
安徽师范大学: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安庆师范学院: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无化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 一级学科博士点受国家支持力度比一级学科硕士点大,在资金、政策、交流等方面的便利条件更多,对外高层次交流机会也更多些;


★从院系师资看:

安徽师范大学:在岗教职工134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30人,博士学位教师76人;

安庆师范学院: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位教师14人。


★从院系办学和科研条件看:

安徽师范大学:各类中英文藏书数万册,设备总值4200.52万元,具备较好的科研基础条件。

安庆师范学院:重点实验室拥有精密大型仪器,总价值达900万元以上;



★从两校毕业生中高层次人才看(仅列出院士\/博导\/教授):

☆ 安徽师范大学:
李亚栋(86届,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士)
张小祥(81届,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赵刚 (88届,上海有机所,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

陈传峰(86届,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陈长林(83届,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亚萍(78届,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月毛(86届,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旭 (92届硕,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龙腊生(86届,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志勇(78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庆生(78届,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平(77届,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晓华(77届,南师大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洪耀(82届,东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君(82届,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庆宇(82届,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化学博士点首席教授)

孙向英(82届,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光汉(82届,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和根(83届,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效华(83届,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锡庚(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庆师范学院:

朱晓晴(82届,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任吉存(82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 捷(82届,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荣 1982 北京大学,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处长。

丁德润 1982 复旦大学教授。
邢献然 1988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轩义 1988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张 群 1993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后,在德国访学。
王文中 1993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后,留美博士后。
郑祥娥 1995 吉林大学博士后,留美访问学者。
沈玉华 1982 安徽大学,教授、博导

总体数据来自网络整理,安徽师范大学学院教学质量较高,毕业生优秀代表有李亚栋院士(86届)、张小祥(81级,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赵刚(88届,上海有机所博士生导师)、陈传峰(86届,中科院博士生导师)等;安庆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中在化学领域的国内顶尖人才总体上要少很多;


★ 两校化学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数量和资助情况对比:

(网页不便粘贴,否则被百度视作广告!楼主自己可以去国家自然基金网输入两校校名,选择相应年份,查看和对比,经查安师大化学方面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数量是安庆师范学院的10倍左右,支持资金总额也比安庆师范学院的多很多,两者在化学方面的总体实力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 从学校的全国综合排名和知名度看(对学习和科研最不重要,仅供了解):

安徽师范大学,129位,省级重点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440位
(排名以网大校友会的为准,这个比武书连的公正)

如果基础很扎实考,中科大是不错的选择,中科大化学一级学科综合排名全国前四;

安徽大学无机化学全国排名28,B+类中排名11(B+ 共26所),可以考虑;

淮北师范大学的材料物理与化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同类院校中还不错,可以考虑;


祝楼主选择到理想学校和导师,学有所成,前途似锦!

2024年关于研究生的一个问题 问一个关于考文艺学研究生的问题。^-^

(二)问一个关于考文艺学研究生的问题。^-^

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要看你报考的学校侧重什么。

一般要看一些文学理论类的书籍,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一般都会考,还有韦伦。沃克的文学理论可以补充一下~

文学史上可以看看游国恩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不错,考研一般都选这本做教材。

文学批评可以看看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文艺学比较形而上了,跟哲学联系的比较多~
平常你可以看一些相关的文章,练练笔~人大复印资料不错~

(三)关于研究生同一个专业内各方向的调剂问题

绝大多数学校和专业,专业的分数线都是统一的,先录取后确定方向。

具体方向都是自由选择,择优录取,具体的操作是导师\/实验室自行负责,反正你总是会落实到一个方向\/导师就是了。

您好~

对于您的问题是这样的,学校在您说的那种情况下是不会自动把您调到分低的那个方向的,因为您说“但是分数较低的那个方向招满了”。因为都满了。


对于“那学校怎么处理报好方向没有被录取的学生”,一般学校会这样处理:

1、调剂到其他专业。(教育部规定范围内。如,心理学可调剂到教育学,但反过来就不可以)

2、不通知您复试。(此情况下,您可能不得不考虑调剂其他院校)

学校公布的分数线都是每个专业一个,怎么得知各个方向的分数线呢。

很简单,直接电话到研招办咨询。

(四)关于一个软件或者通信研究生的职业规划问题

销售

也是计算机专业出生,刚工作不久,未满一年,主要是做软件方面的设计,因在校是就不太喜欢那些硬件方面的知识,虽然也喜欢一些DIY(boy或许都喜欢的吧,喜欢做一些动手的事),但于电路或芯片就不同了.后来专业选修是就偏重于软件方面,刚开始,我认同了java,因为我坚信网络是未来的一大方向,做企业应用,或者什么,java都有用武之地.可是对之喜欢并不意味着就能把握好它.发现太多的东西,自己都不能很好的掌握,新的技术又不断的涌现,机会也不是很多(工作半年了,没觉着长进太大).总感觉自己和高手差距太远太远.并且发现,天天坐在显示器前,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有害.也就有些迷茫,我的以后将会是什么,不愿意以后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平淡,可当前也只能如此.现在想做职业规划,可也不是容易,很是矛盾,该如何下手呢?希望大家探讨一下.

(五)请教一个关于单证研究生考博以后就业的问题。

对你找工作影响不大,除非一些工作单位对硕士学校和你的硕士学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否则不影响你的就业。

(六)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五创一体”法 运用中的几个问题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五创一体”法包含创新文化的引入、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方法的介绍、创新实践的探索和创新环境的营造五个环节。从这几部分的性质与关系看,创新文化就象人的躯干,创造思维就象人的大脑,创新方法就象人的两只手,两条创新实践途径就象人的两条腿,创新环境就是这个“人”的活动平台。

这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五创一体”法在教学中使用应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要确处理好《自然辩证法》课程大纲与“五创一体”法各环节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大纲是主,“五创一体”法是辅,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要针对《自然辩证法》各章节与“五创一体”法各环节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使二者的内容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同时还需要处理好融人新的内容与原课程有限学时之间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处理好二者内容的有机融合。

(2)要正确处理好“五创一体法”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从内容看上,创新文化、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环境都有其各自完整的内容,自成体系,但是,从人体结构创新图来看,这五个环节又是有密切联系的。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发挥各部分的功能,才能培养出生动活泼、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但是,如何把握这几个环节在内容之间的有机融合、在学时之间如何合理分配,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3)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脱节的,而“五创一体”法强调“成物”和“成己”的统一、“创造技法”和“实践亲证”的统一,通过创新实践环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调动起来,全面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当然,由于课时较短,学生完成的创新实践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真正的创新实践尚需在今后的科研中体现。

(4)要正确处理好西方创造学与中国创造学的关系

西方创造学注重创造技法,注重“成物”;中国创造学注重对创造境界的亲证,注重“成己”。而“五创一体”法不仅吸收了西方创造学在“成物”方面的优点,而且还融合了中国创造学在“成己”方面的成就,把创新文化、创造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环境有机融合起来,这样中西文化会通、科技与人文会通,从创造技法、创造思维、创造境界三方面完成了对研究生在成物、成思、成己三个层次的培养。而如何实现以上几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近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公共课改革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五创一体”法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方法是一种全方位、多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系统方法。多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方面的成效是显著的。研究生普遍认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改革本身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参与该课程的学习,直接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他们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帮助。“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当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还需要广大同行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关文章
头条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