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传考研
找中传47号楼。她们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710传播学理论与历史预测到95%以上的原题,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硕预测到80%的原题,新闻学预测到70%的原题(有反馈表截图,人家主动接受全国人民监督)。祝你好运~~
谢谢您,不过中传47号楼?什么意思呀?您好,以下是解答:1、录取人数一般在50人左右,报考人数和报录比之类的数字天天都有人问我,再次也奉劝其他试图在网上找这些信息的同学,传媒大学从来不公开,也没有这种数据,网上所谓的任何信息都没有参考价值。
2、新闻学的参考书目分为三部分: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部分:《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闻理论部分:《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媒介批评》雷跃捷新闻业务部分:《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 梁一高 中国广电《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编辑》谭云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注:新闻业务部分,实际上就是采写编评四部分,四本书工作量比较大,如果时间有限,可以考虑看《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王灿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另外你可以看一下 中传考研网 出版的《新闻学基础复习指南》《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复习指南》《新闻学基础及解析》《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历年真题及解析》这套资料近几年每年都命中大量的题目,很有实力3、学术杂志,最重要的莫过于中传的校刊《现代传播》了,每年几乎都能在这上面找到回答论述题的原文。如果还有时间,可以看《国际新闻界》之类的,人大的杂志。
4、新闻学就业整体是好的,但专业和就业并不具有等号关系,工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你的专业,机会以及你的能力也是你是否留在北京的很重要因素。
5、据说中传有点儿黑,可信吗?对于这种不堪的谣言,我不做评述,只说其是谣言!

(二)考研中传可以调剂浙传吗
考研中传可以调剂浙传。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浙传收取调剂生并没有关注学生的第一学历与报考院校,而是统一看初试成绩,而且分数要求高,基本要在380及以上才有机会。浙传指浙江传媒学院,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两个校区,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三)中传考研【盛世清北】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名校考研保研考博辅导权威,盛世清北(www.ssqbedu.com)-专注中传考研辅导,连续8年包揽中传多院系考研状元(四)【中传】【新闻传播考研】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媒体专业?
新祥旭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班!最具权威的考研专业课辅导班!
中国传媒大学050302传播学2009 招生目录(本专业招生 63(9) 人)
研究方向 01理论传播学02应用传播学03传播学研究方法04电视文化传播05媒介与女性06国际传播07新媒体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④810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参考书目 921理论传播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
②《新闻媒介通论》童兵,新华出版社③《中西新闻比较论纲》袁军,北京广播学院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
922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刘燕南,北京广播学院②《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广播电视③《媒介经营管理》凌昊莹,复旦大学④《媒体创意导论》宫承波,中国广播电视⑤《文化创意产业总论》宫承波,中国广播电视⑥《新媒体概论》宫承波,中国广播电视923传播学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柯惠新等,北京广播学院924电视文化传播 ①《电视文化学》陈默,北京师范大学②《电视纪录片比较研究——民众文化的电视记忆》张雅欣,中国传媒大学
925女性学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刘利群,中国传媒大学②《媒介与性别》卜卫,江苏人民 导师名单 01袁军、龙耘、胡正荣、段鹏02宫承波、凌昊莹、刘燕南、许学峰03丁迈、柯惠新、沈浩、王锡苓、肖明04隋岩、陈默、郑世明05刘利群06陈卫星、李智07赵子忠、周艳 复试备注 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代码) 01方向921理论传播;02方向922应用传播;03方向923传播学研究方法;04方向924电视文化传播;05方向925女性学;06方向926国际传播;07方向927新媒体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J107新闻采访J209新闻写作您好,我是传媒大学本科学生,也打算报考国际新闻专业的研究生。05方向是今年新设的,是国家办的国际新闻人才后备班,培养模式和前四个方向差异较大。前四个方向差别不大,上课内容相同,只是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不同侧重而已,据我了解04方向的徐琴媛宏丽等导师还是很不错的,这个绝不是冷门~
国际媒体研究方向,也就是你说的04方向从2004年这个专业建立起来就已经开设,据我了解是广院国新招生最多的方向,怎么可能是冷门呢。
关于你说的网上找不到04的相关资料,考研介绍一般都以专业为单位来介绍,很少具体到下面的小方向的,没有资料是正常的。
05属于国际新闻硕士班,和前面四个不是一个培养体系,报考人数可能爆满,当然这只是我目前的估计,报名的时候注意其难度。
祝你好运!谢谢 不好意思再麻烦您一下 请问 但是根据那个介绍里说的 01-04四个方向才招17个人,这怎么能算招生多呢?05方向虽然报的多,但招得也多啊,一般来说,报的多就是其实没什么实力的也多,您说呢?
我说的是四个方向里相对是最多的,而不是说这个专业招的多。05方向里报名的人多,两种人(水平高、水平低)的人都会很多。
(五)中传传播学考研的参考书有哪些?
《传播学总论》第一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胡正荣著《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胡正荣 段鹏 张磊著《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段鹏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传播学史》罗杰斯著《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 胡正荣主编《文史要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另外的一些非常好的辅助书籍,应该也是考研比买的呦!《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辅导与习题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夏晓鸣著 与《传播学教程》配套的辅导书很好,推荐!《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中华传媒网传媒考研书系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学考验复习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中华传媒网传媒考研书系列《评论与写作》李德民著 很小的一本书但是句句精华,对考研政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传播学全套真题及答案》(也就是中传自己内部买的白皮书)这可是考研比买的!《东方引航-传播学全套真题及答案》 东方引航在传播学专业辅导方面很权威的!还有全新的传播心理学复试参考书《新闻心理学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刘京林著《广告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余小梅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刘京林著《新闻心理学原理》中广播电视出版社 刘京林著还有中传自己出的杂志《现代传播》2008年1、2、3、5、6期你再查查。
(六)中传2023考研成绩
中传2023考研成绩如下:中国传媒大学校考初试成绩查询:2023年1月4日中午12时-1月6日中午12时。
中国传媒大学校考复试结果查询:2023年1月下旬。中国传媒大学校考成绩查询:2023年4月上旬。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进入新时代,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综合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以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工程质量“三质量”提升为统领,秉持“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中传特色育人模式,传承弘扬“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传文化。学校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
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艺术与科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
(七)中传考研考哪几门?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专业考研初试科目包括: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
③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④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的研究对象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本支撑的艺术、审美活动,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以传统美学、艺术学等基础学科为理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操作界面,对于涉及数字媒体的种种艺术的、技术的诸多新生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展开多维的审视和思考,重点以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为研究对象,并对相邻领域的其他新兴媒体艺术有所辐射、有所涵盖。本专业要求考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美学、艺术学、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现象、问题、命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论述。
二、考试的内容
(一)数字媒体艺术与基础学科理论的交叉运用1、数字媒体艺术与美学理论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审美活动为出发点,结合本专业特点,以中外美学理论、美学批评、美学史为基本知识框架,考察其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规律等问题。
2、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学理论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为出发点,结合其全新的艺术活动特点,以中外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为基本知识框架,对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活动进行考察。
3、数字媒体艺术与传播学理论以数字技术平台作为传播手段,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的知识框架,运用传播学理论及相应的方法论,重点考察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等所具备的新的艺术传播现象、传播特点、传播方式、传播规律等问题。
4、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围绕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与网络多媒体艺术这一核心,了解在其产生、发展、繁荣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和支撑性作用的种种数字媒体技术概念、基本常识、基本功能等内容,重在考察在数字影视、网络多媒体等艺术活动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问题。
(二)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理论及应用在本专业自觉、独立的学科领域内,重点考察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理论的内涵、构成、及其相关概念、原理的运用。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数字影视艺术本体理论及应用重点考察数字影视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创作手段与创作规律、审美特点与审美方式、传播平台与传播方式,以及数字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等层面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等内容,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人类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给予较为深入、全面地把握。
2、网络多媒体艺术重点考察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创作手段与创作规律、传播平台与传播方式、审美方式与审美特点,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及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等内容。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网络多媒体艺术所赖以发生发展的种种数字技术及其艺术应用,具备基本的理解或设计把握能力。
(三)数字媒体艺术焦点热点分析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理论观点、艺术现象、审美趋向、实践应用等诸多焦点热点问题做多方位、多层次的考察与研究,并能做出包含独到见解的深入分析和论述。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以综合论述为主要题型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817《综合考试[艺术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综合考试(艺术学)》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其特点是涵盖范围广,基础性较强,理论考察与能力考察相结合。
《综合考试(艺术学)》考试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中外艺术基本知识;二、艺术学基本理论;三、综合分析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中外艺术发展史上著名艺术家、经典艺术作品、主要艺术思潮、主要流派风格等基本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音乐、美术(绘画、雕塑、设计艺术等)、戏剧(含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种类。
2、了解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包括艺术本质、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作品等。
3、理解艺术的本质、艺术活动的性质、各艺术种类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作、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接受等基本理论。
4、综合运用所学艺术基本理论,分析和评述中外艺术发展历史与现实实践中的重要现象、作品和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外艺术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命题。
二、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 中外艺术基本知识1、中外音乐发展史上著名作曲家、经典音乐作品、主要音乐流派与风格等。
2、中外美术(绘画、雕塑、设计艺术等)发展史上著名画家(雕塑家、书法家等)、经典美术作品、主要美术流派与风格等。
3、中外戏剧(含戏曲)发展史上著名剧作家、著名演员、经典戏剧(戏曲)作品、主要表演流派与风格等。
4、中外电影发展史上著名导演、著名演员、经典电影作品、主要电影思潮、主要导演表演风格等。
5、中外电视艺术发展上经典电视艺术(含电视剧、电视文艺)作品等。
6、中外艺术理论与批评发展上著名学者、经典著作、知名学派与思潮等。
7、当代中外艺术名家、名作与热点现象等。 第二部分 艺术学基本理论(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艺术的起源2、艺术的本质3、艺术的功能4、艺术的特征(二)艺术活动1、艺术家与艺术创作2、艺术生产与传播3、艺术鉴赏与批评(三)艺术作品1、艺术作品的构成2、艺术作品的层次3、艺术形象和意境4、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四)艺术种类1、音乐2、美术(设计艺术)3、戏剧戏曲4、电影5、广播电视艺术第三部分 综合分析能力1、对中外艺术发展历史与现实实践中重要现象、作品和问题的评析能力
2、对中外艺术理论发展史上有关重要理论命题的阐述能力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简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等。
四、考试的时间及形式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