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哪
涿州有一个校区,本科是大一大二在涿州,大三大四回本部,专科是一边一年,个别专业除外,本部在海淀区,西三环内,紧邻地铁,交通方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 涿州校区坐落在具有“天下第一州”美称的河北省涿州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我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为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培养了大批中高级管理干部和工会工作专门人才。2003年,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以及我国工会工作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现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 目前,学校形成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工会干部培训为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工会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劳动关系系、安全工程系、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基础部、外语教学部等十二个教学系(院)部,开设有15个普通本科专业及方向,有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起以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劳动法、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特色专业组成的面向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领域的学科专业群,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学校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现招收普通本科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高等职业学生,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900人。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每年还承担着全国省、地两级工会和大型企业工会干部岗位培训任务,年均培训约6000人次,并开办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人本科教育。 自创始至今,学校有较为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4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7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1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还常年聘请其他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作为全国工会系统的最高学府和劳动关系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一批从事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工会理论、劳动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学科专业的资深专家,其学术研究水平居国内前列。学校设有劳动关系研究所、劳动法与工会法研究所、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所、安全科学与管理研究所、劳动力市场研究所、社会结构与政治发展研究所、中国职工舆情研究所等16个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积极参与我国工会和劳动立法工作。 学校作为全国劳动关系及工会图书信息中心,图书馆现有各类中外文纸质藏书67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种,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咨询服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是中国政治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主办的《中国工人》杂志,是研究和宣传职工权益的重要舆论阵地。 学校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保持经常性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并与日本爱知大学、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越南工会大学、法国IPAG高等商学院、白俄罗斯劳动与国际关系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定期开展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 面向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秉承锐意进取的传统,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完整、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质量一流的高等院校。
(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哪个位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周边环境很便利,下面让学姐来给大家说说劳院的基本情况把。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战略和目标定位相适应,是建立在学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学科平台上,具有劳动关系特色,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员潜能测评与考核、劳动力配置与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和谐劳动关系意识,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以及熟悉劳资政策和法规的专业性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组织人事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师资情况及名师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1人,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教师平均年龄40岁,年富力强、充满活力,能够更好与学生沟通交流。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和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
三、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分为四个部分: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验实践课和专业任选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包括管理学、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等课程。
专业课包括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外语等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模拟招聘、人事经理角色扮演等课程;专业任选课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社会保险管理、危机管理、公司法、领导学等课程。
(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在哪个校区
北京校区。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3个学院和2个教学部,设有19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并招收四个方向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90万余册,电子图书150余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106人,其中研究生189人,本科生4789人,专科生1128人。
(四)攻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中国劳动工程学院)
(五)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什么时候军训?在哪?多少天.
呵呵~~~我是中劳08级的,我们去年没军训,今年要和你们一起军训呢!
放假前学校告诉我们9月4号之前返校,9月6号军训,地点没说,但是以前都是在涿州校区对面的炮团,但是今年也有可能在学校一周在炮团一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学校从天津迁到北京,为我国工会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养了建国后最早一批劳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为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培养了大批中高级管理干部和工会工作专门人才。2003年,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以及我国工会工作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转制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现有北京及河北涿州两个校区。
目前,学校形成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工会干部培训为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工会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劳动关系系、安全工程系、公共管理系、法学系、经济管理系、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基础部、外语教学部等十二个教学系(院)部,开设有15个普通本科专业及方向,有劳动关系、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构建起以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安全工程、劳动法、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特色专业组成的面向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领域的学科专业群,涵盖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学校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现招收普通本科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高等职业学生,目前共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900人。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学校每年还承担着全国省、地两级工会和大型企业工会干部岗位培训任务,年均培训约6000人次,并开办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人本科教育。
自创始至今,学校有较为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4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7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1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还常年聘请其他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作为全国工会系统的最高学府和劳动关系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一批从事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工会理论、劳动经济、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学科专业的资深专家,其学术研究水平居国内前列。学校设有劳动关系研究所、劳动法与工会法研究所、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所、安全科学与管理研究所、劳动力市场研究所、社会结构与政治发展研究所、中国职工舆情研究所等16个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积极参与我国工会和劳动立法工作。
学校作为全国劳动关系及工会图书信息中心,图书馆现有各类中外文纸质藏书67万册,电子图书120余万种,为学校师生及全国工会组织提供教学研究及信息咨询服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是中国政治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主办的《中国工人》杂志,是研究和宣传职工权益的重要舆论阵地。
学校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保持经常性的合作与学术交流,并与日本爱知大学、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学院、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越南工会大学、法国IPAG高等商学院、白俄罗斯劳动与国际关系学院、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定期开展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
面向未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秉承锐意进取的传统,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完整、特色鲜明、规模适度、质量一流的高等院校。军训比较严格,
(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在哪些地区有招生?
现如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提高,在职员工也意识到了学历学位的重要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从事金融行业的员工,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那么学员了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地区有哪些吗?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该校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地区为全国。该校有三种报考方式分别是同等学力、专业硕士与高级研修。不管学员是以哪种方式进行报考,毕业后都可以获得社会认可的优质证书。
招生地区
该校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地区为全国。该省的商业综合体较为强大,机会也比较多。除此之外,该城市拥有着独特的风韵,并且交通非常便利。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着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招生条件
以同等学力的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的学员拥有大专学历便可报名,以专硕的形式报考该校在职研需要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以高级研修的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需要对报考专业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有丰富的相关经验才可报名。
经过上文介绍,大家可以得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的招生地区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学员在报考前,可以到该地区观光游览一番。准备以同等学力的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的学员,满足报考条件之后可以在本网站报名。
(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成绩查询入口在哪?
国民教育制度的改革,将在职研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大院校均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不同的院校,报考方式、成绩查询入口均不相同。那么学员了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的成绩查询入口在哪吗?
该校在职研有三种报考方式,这三种报考方式的成绩查询入口均不相同。同等学力的成绩查询入口为学位网,专硕的成绩查询入口为研招网,高级研修的成绩查询入口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官网。
同等学力成绩查询
以同等学力的方式报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的学员,完成申硕考试在考试结束后的60个工作日登录学位网便可查询考试成绩。此网站不仅支持查询成绩,还可以查询证书。
专业硕士成绩查询
以专硕的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的同学,完成全国联考后可在规定的时间登录研招网查询成绩。完成复试之后,可登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院官网查询复试成绩。
高级研修成绩查询
以高级研修的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的学员,完成课程结业考试,查询成绩时登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院官网便可。以这种方式报考该校在职研的学员,毕业后获得结业证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不仅成绩查询入口不同,其各个报考方式的报名入口、培养制度均不相同。学员考试完毕后,登录各大报考方式相对应的成绩查询入口便可。
(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MPA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有哪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MPA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有哪些?其实需要符合本科毕业且工作经验满3年或专科毕业且工作经验满5年或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工作经验满2年。接下来快随高顿教育小编的步伐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一、报考条件(九)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获得哪些证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其主要招生类型是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两种。现在有报考人员想要了解一下就读院校在职研课程可以在毕业时获得什么证书,下文来进行介绍。
同等学力可获证书
同等学力类型课程班可以免试入学,学员经资料审核后可获入学资格。入学后按照院校学习计划学完课程且顺利结业后,如果满足申硕条件可以申硕,后期若通过院校组织的论文答辩,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此证书和统招生学位具备等同法律效力。
专业硕士可获证书
目前,该校专业硕士类型主要招生专业是MPA,学员满足专业招生要求后,需要经历初试和复试两次考试取得入学资格。在通过考试且顺利入学后,考生需要按时修满学分并在后期继续通过论文答辩。答辩成功者可以获得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学历证书。此双证和统招生双证具备一样的法律效力和社会地位。
上文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所获证书,希望学员积极报考并在后期如愿取得优质证书。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内容。
(十)报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职研究生的流程有哪些?